较之城市的富庶,曾有人对农村金融不屑一顾。而长江国际商会会员单位湖北农信人说,任何时候,我们不会忘记自己姓“农”。不少金融机构在农村实施战略收缩时期,湖北省农信社坚持“三农”市场定位不动摇,全心全意服务“三农”,为支持湖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不忘初衷,方得始终。在服务“三农”中,湖北省农信社自身在支农中得到快速发展。短短几年,湖北省农信社由过去全省银行机构排名靠后,一跃成为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机构。
为“三农”而坚守 迄今无一撤出
黄梅县柳林乡,地处湖北最东边的“口子乡”,山大人稀,16个村人口不到1.6万人,一声鸡鸣犬吠可跨越鄂皖两省。但从黄梅县城到这里,得半天山路。“老、少、边、穷”的柳林乡,也是金融部门的盲点。乡里除了信用社,再没有任何金融机构。虽然设了网点,但信用社日子不好过。柳林信用社主任周利兵说:4年前,信用社存款仅3000多万元,贷款总额不到800万元,经营效益一直不佳。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这个网点早就该撤掉,但信用社走了,1.6万老乡存个钱贷个款要多跑几十公里山路。
破解抵押难题 助推新型农业主体创业致富
“申请的15万元贷款拿到手,今年买猪仔和饲料、新建圈舍的资金不用愁了。”近日,麻城市乘马岗镇得胜寨村村民江培胜很开心,他用自己房屋作为抵押向乘马岗信用社申请的15万元贷款获批。江培胜前年建房花了不少钱,而经营的猪场扩大规模又需要资金投入,一时间陷入了困境。当地农信社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向他推介了“两权一房”信贷产品。在办理了自住房屋产权证和抵押登记后,江培胜在信用社申请到了15万元贷款。
江培胜是全省农信社系统助农脱贫致富的个例之一。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小额农贷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农民迫切需要大额贷款支持。大额贷款需要抵押,而农民可供抵押的财产较少,抵押难成为农民“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拦路虎。
经过多年的探索,湖北省农信社在充分运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帮助农民脱贫的基础上,接连推出了“两权一房”抵押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双基双赢合作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扶持了大批农村致富能手和创业带头人。
实施“一县一品” 打造特色信贷品牌
大悟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这多亏了大悟农商行近年累计发放的贷款1500万元,支持大悟县唱“山”歌,念“茶”经,做大做强茶产业。大悟农商行先后扶持湖北悟道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茶业公司及专业合作社,建成三大茶叶产业带,带动全县50个茶叶重点村、专业村的兴起,促使数万农户依托茶业走上致富路。
罗田的“栗栗飘香”、随县的“菇农贷”、潜江的龙虾养殖贷款……“通过在当地扶持龙头企业,就能开拓一方市场、兴起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湖北省农信社全方位信贷支持让农民致富之路畅通无阻。
数据显示,湖北省农信社系统3万职工有2万在乡镇,全省2100多个网点,在乡镇的近6成。截至去年底,湖北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2285亿元,全省70%以上的农户贷款以及30%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来自信用社。由于信用社的输血,确保了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十一连快”,每年增长达10%。(文章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