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国际商会执行会长陈东升旗下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怎样打造养老产业全产业链?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金融公司怎样跨界发展?“从摇篮到天堂”的战略架构怎样落地变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
“泰康为什么跨界进入养老产业?”“泰康用什么来撬动养老的全产业链?”“怎样才能保障养老社区服务的高品质?”“从摇篮到天堂的理念怎样落地变成商业模式”“泰康为什么不上市?”……
9月23日,秋雨已带寒意,但北京昌平泰康之家·燕园体验馆里的气氛却相当热烈,几十位“商界木兰”企业家、“未来之星”及各地创业者,踊跃向长江国际商会执行会长、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提出问题,对于这家中国最大民营金融公司的发展战略、养老产业的布局等等充满好奇。
2010年以来,养老地产逐渐升温,各路资本蜂拥而至。以人寿保险起家的泰康,已经成为养老产业最大的投资者和领跑者。“我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考察过很多养老社区,今天看到的燕园是综合了国外各种养老模式的优点,泰康养老社区的水准和理念都是国际化的,我看了很振奋。”慈铭体检董事长韩小红说。对于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的养老产业而言,燕园是中国养老产业的第一个有标志意义的项目。
对于为什么跨界进入养老产业,陈东升说:“养老是一种投资回报比较慢的行业,在资本上能够匹配的只能是大型人寿保险公司。”按照泰康的测算,像燕园这样的项目收回投资要10年左右,虽然很多保险公司都对养老地产表示出了兴趣,但过低投资回报率让很多公司摇摆不定,只有泰康是最坚定、行动最迅速的保险公司。
“泰康坚定地把养老当成核心战略产业,我们是看未来的30年、50年。”陈东升说,养老产业是保险资金非常好的一个去处,“人寿保险的特质就是要赚长期、稳定的钱,而不是暴利,养老产业非常符合这种特质。”泰康未来准备在养老产业投资1000亿,这笔钱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对于管理着6000亿资产的泰康人寿来说,钱不是问题。
泰康的养老社区需要盖房子,很多人以为这也是房地产。但是泰康卖给客户不是房屋的产权,而是一款个人年金产品,客户购买的是未来在泰康养老社区养老的权益,如果不需要养老也完全可以当成一款投资产品。泰康养老的内容涵盖了保险、房地产、投资理财、医疗、服务等多个行业,这意味着它将成为一个养老产业链的经营者。
中国养老地产绝大多数都是变相房地产,打着养老的名义圈地,泰康的养老模式独树一帜。在本次“与大佬面对面”的活动上,陈东升首次解密了泰康的养老模式——“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四位一体,涉及了养老、医疗、投资理财、终极关怀四个行业。
老人在养老院有两个基本的需求,一个是排解孤独,一个是好的医疗条件。9月2日,泰康与全球最著名的医疗机构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国际转诊绿色通道,为客户开通“全球医疗直通车”服务。8月底,已有首例客户赴美检查治疗。霍普金斯医院不是泰康开拓的唯一的高端国际医疗资源,它还将继续在国际上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在此之前,泰康已经与国内的多家知名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泰康已经搭建起了“三甲医院临床诊疗+社区配建二级康复医院+CCRC持续关爱养老社区”三层次医养服务体系。也就是说,在泰康的养老社区,老人们可以很便利地获得国内国际最好的医疗资源。如果有天成立了泰康医院,你也不要惊奇,泰康已经打算下一步要引入国际专业医疗资源(人才、技术、设备软硬件等),在北上广建立二级康复医院,甚至或收购或合资建独立综合医院等。
泰康养老社区服务的主要是高端富裕人群,他们比一般人还有更多的需要。比如说投资理财的需要,还有终极关怀的需要。
在国外考察时,国外老年人的乐观、幸福常常会感动他,中国的老年人很难谈得上幸福二字。在做养老产业时,陈东升最大的希望是通过泰康的努力,改变中国老年人对于生命的态度。“人文情怀一直是我骨髓里面最核心的东西。”陈东升说,这也是支撑泰康发展的价值所在。1996年泰康人寿成立时,就提出“融入21世纪大众生活”的口号,后来又提出“从摇篮到天堂”的架构。在“把摇篮到天堂”的架构落实到一个连贯的商业模式上时,又选择了养老产业,而泰康的养老模式中由包含了养老、医疗、投资理财、终极关怀等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很连贯的逻辑,也是一个很完美的商业模式,泰康人寿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泰康的养老模式仍然需要时间的打磨和考验。
“你看我现在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都是一点点琢磨、改进出来的。” 陈东升对未来很自信,“我相信泰康的养老模式是世界性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