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9月1日讯)初见方李邦琴,你很难将"耄耋"一词与她联系到一起。精致的淡妆、合体的灰底黑花正装,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优雅不凡气质。她的方氏报业集团旗下有11家英文报纸,被美媒称为“华裔传媒女王”。
方老笑称,在她斯文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在钓鱼岛争端那年,她振臂一呼组织合唱团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黄河大合唱》,她说,“我要把我的怒吼唱出来”;在美五十五年,她把推动中美交流作为自己的使命。她与希拉里共同助推了美国学生赴中国留学的“十万强计划”,并在去年安排米歇尔赴北大讲座。“中美两国交好,才是世界的福气。”
不久前,接到阅兵邀请的方老在美国看到了阅兵预演的报道,“看到祖国这么强盛,看到祖国再次复兴,作为一个离开祖国66年的老人,心里的感动和激荡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方老一度哽咽道。她回忆建国50周年时参加过阅兵的情景,“当时不少的武器装备还是国外制造,而现在大部分都是自主研发。”
“二战期的两个主要战场,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而世界知道西方战场多过于知道东方战场。九三阅兵仪式就是向全世界展示东方战场的一个机会,中国在东方主战场是多么英勇地奋战。”
八十岁筹建海外首座抗战馆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抗战的烙印。”80岁的方老已经不愿回忆日本侵华时家庭颠沛流离的那段岁月,“这对我来说太痛苦了”。七七事变那年,方李邦琴只有2岁。三个正在读大学的哥哥,难忍日本侵华的愤怒,一起出走从军抗日,一夕之间仿佛天塌下来。
也许正因为此,方李邦琴在今年奔波筹建抗战纪念馆,于美国旧金山建成了首座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就在落成前一日,她收到了美国日裔联合反对签名,“所以我常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这个抗战馆也用了在美国五十多年的人脉”。
客观评价:国共都为抗战做出贡献
11岁时,方老随家人从大陆到台湾,后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横跨两岸的人生轨迹,让她有了不同的感受。“我是无党派人士,客观地说,两党都做了很大的贡献。”
对于方老而言,参加阅兵最大的感受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让中国能够把百年来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中国人重新找到了自信,中华民族重新有了民族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