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
湖北省长江国际商会会长马蔚华在如何看待在中国的慈善投入表示,跟其他中国人相比只是多了一点经验,“当我们成立公益学校的时候,真的是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出色的中国慈善家日益加入。”
以下为对话实录(节选):
马蔚华:我想提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觉得Ray Dalio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投资家、金融家。在我接触最多的他是一个慈善的领袖,是中国公益教育的推动者,我想提一个问题,因为我不是经济学家。
钱颖一:他在这本书里面专门强调这个,人生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品尝人生,对他来讲非常重要的事业是公益事业。
马蔚华:我先分享一下Ray Dalio对中国公益的关心和支持,他昨天在公益学院讲了80年代就关注中国的公益事业,他想公益基金会但是政府不批,只能在境外筹资支持中国的公益事业。后来让他的儿子到中国来,住在老百姓家里,马修现在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公益人士。我说在2015年的年初,我正在纽约出差,Ray Dalio约我去吃饭,他兴致勃勃的讲对中国公益的看法。因为他刚从夏威夷开会回来,他讲中国公益发展很快,但是现在要面临急剧的转型,因为过去都是传统的慈善公益,新的公益趋势是用金融的手段做公益,包括影响力投资,包括公益创投,包括社会企业这类的。这方面要发展没有人才,所以Ray Dalio就决定要中国办一个公益教育的机构,而且邀请我来参加。我当时已经离开行长的位置了,我对Ray Dalio的这些想法非常认同。然后我们就开始筹建国际公益学院。
到了10月份的时候我正在哥大访学,Ray Dalio找我,我们在船上开的会,他当时把比尔盖茨邀请过来了,比尔盖茨10月中旬到中国,他希望我能够在10月中旬学校开业,那时候我算一下只有40天,在中国办事40天要能办成这是一个奇迹。我知道这是他的原则。我们还是要倒计时。因为这个事得到了当时深圳市里领导的顶力支持,我们真的在40天内拿下了所有手续,而且11月13号在钓鱼台挂牌。所以这整个过程Ray Dalio倾注了很多心血和智慧。学校到现在办了两年多,已经招了400多名学生了,Ray Dalio多次跟我具体讨论办学原则,筹资原则和办学方法。我经常想一个外国人,一个大投资银行家,能够如此全心全意关心中国慈善事业,我觉得那四个原则之外还有什么大的原则。
刚才钱教授也说,我看你讲的成功的里边讲的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他赚多少钱,而是他非常愉快的这种事业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一种,他说实现自身的净化。”他又讲到成功,他叫应该追求群体的优化,而不是个体的优化。我想你对中国公益慈善如此的关心,出自于你什么样的原则?
瑞·达利欧:我想说我非常感谢大家所发表的观点,我想要说的是在慈善这边跟其他中国人相比我只是多了一点经验,当我们成立公益学校的时候,真的是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出色的中国慈善家日益加入,他们也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过程,一件非常令人兴奋得事情。比尔盖茨有他的经验,我也有我的经验,我们决定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创建出一所中国的学校,而非是西方的学校,所以非常感谢马先生,而且感谢王先生,帮助我儿子一起开展慈善事业。他们创立了这个学校,只是我们助了一臂之力而已,如果大家想要学习慈善公益的话请来找马蔚华先生,因为我们有一个学校可以专门教大家关于慈善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