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商会动态
发布日期:2016/09/02浏览次数:100
《英中时报》专访:让长江之水天际流




      在伦敦见到刘萌的时候已经接近他此次英国之行的尾声,在此之前他已经会见了英国政商各界的代表,为长江国际商会落地英国进行前期的布局谋划。紧张的日程安排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他的疲惫,整齐的着装和宽和的笑容是他留给记者最初的印象。


      整个谈话中,他一直在强调“不同”。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大学留校当党委宣传部干事,他用组织唱歌的方式来宣传党务,“得和别人不一样”。之后刘萌进入了人保公司,从支公司科员做起,三十多岁被总公司发现调到北京工作。工作期间,他参与汇编完成了中国第一本保险产品目录,其后作为市场负责人之一,参与创建了人保首家中外合资的保险经纪公司。2004年,刘萌进入房地产行业,其后还较早投资中国互联网。时至今日,这位已经拥有多家公司的企业家,依然不愿意停下脚步,他说,比起企业家,更期望自己是社会企业家、商业思想家和全球商会布道者,为这个世界的改变和进步做出点什么,这是一个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创立长江国际商会这个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是他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也是他的使命所在,是他追求的“有意义”和“有意思”。

英国行程:每天都在开会

      此次前来英国,刘萌主要是为长江国际商会落地英国做前期考察和准备。他告诉记者,这几天见了至少十个跨国企业家,“他们都在跟我讨论怎么来利用英国这个特殊的时期迅速地展开在这边的投资和合作,大家的热情都很高。”



图说: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金旭会见长江国际商会全球执行会长刘萌


       刘萌说,这次英国之行收效非常大,是个很好的开局。五天时间里他与英国政商代表及中国驻英大使馆官员进行了诸多会谈和会面, 谈论如何让商会融入本地。就在这次访谈的当天上午,他又会见了中华投资者俱乐部的主席William Franklin。刘萌说,这家俱乐部有5000个企业家会员,其中,一部分身在英国希望到中国去投资,也有身在国内想去英国投资的,这就相当于一个“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和长江国际商会的理念是相通的,“但他们目前主要的服务对象都在英中两国,而长江国际商会可以利用全球未来二十家同名商会的平台,帮助这些企业家们实现多维度、立体化的交流。“
       刘萌坦言,在英国的几天,每天都在开会,早晨基本上是三点多钟起床,五点钟开会,开到七点钟开始吃早饭,之后就开始活动

避免成为又一个老乡会


       长江国际商会从2014年成立至今已经在海外有七家同名商会,短短的两年时间,发展迅速。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刘萌说:“在湖北成立的时候,我就给它定义‘最本土化的国际商会,最国际化的本土商会’。我们把这个理念也带到了全球,比如在英国即将成立的商会就会与其它华人商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和中国商会比对英国的了解,和英国商会比对中国的熟悉程度。同时我们也将会让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商会,产生多元化的交流和互动。这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商会平台。”

       他还告诉记者,长江国际商会已经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十大创新商会”,他有信心在五年之内完成全球布局,创建一个独特的“全球商会集团模式”,成为全球最大商业领袖平台。



     

  长江国际商会的创始名誉会长是李嘉诚等人,主要核心成员均为来自世界各界的精英,记者问道,长江国际商会是怎样吸引到众多业界领袖的?对比其他商会,长江国际商会有什么独特之处? 


        刘萌说:“商会会员基本上是企业的一把手,此外我们在吸纳会员时也会选择行业,以金融和其他的大型企业为主。同时,入会的会员也需要有国际化的需求。”

      “商会在每一个地方对会员的遴选标准都不同,在海外的商会会员不能全部都是华人,也会吸引国外本土的企业家加入,华人不能超过50%。”

      他告诉记者,在成立第一家海外同名商会的时候,李嘉诚曾发来贺信,贺信中他写了一句话:“让长江之水天际流”。刘萌说,这也因此成为他们的理念,那就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不能到哪儿都局限于华人的小圈子。

      “能够进入商会的会员一定是当地政界与商界的主流人群,但这些主流人士必须对中国友好,否则再有钱有势我们也不接纳,这是我们的原则。比如我们在意大利的会长是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在澳大利亚的会长是前总理陆克文推荐的内阁体育部部长史伟立。这些主流人群的加入就像一面旗帜,可以让长江国际商会的发展有质量又有效率。传统的海外商会总是避免不了成为‘老乡会’的命运,但我们的商会一定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他说      商会的使命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任不对称”,那么,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实体商会的长处在哪里?

      刘萌说:“在互联网时代,解决信息不对称很容易,但是信任不对称是不容易解决的,这就要靠商会的力量,还要靠对人的了解,对人的信任,并通过长江国际商会这样的平台传递信任,背书信任,实现共赢。就好像为什么现在是信息时代了,习主席还要来访问英国,为什么不直接打个电话?为什么还要来?(笑)面对面的沟通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传递也是不一样的,担保、背书、连坐,都是信任最直接的传递方式,特别是在跨国范围内的商业合作,商会不仅可以为企业家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更为企业家提供志同道合的共赢合作平台。”



不做投机的事情


      记者问道:英国正经历着非常特殊的时期,您对英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刘萌说,在来英国之前,他们还去了一趟法国进行考察,也启动了长江国际商会同名商会在法国的筹备与注册,“但是英国近期的变化更加吸引我的注意力,这样的机遇可遇不可求,所以在英国落地的速度变得更快了。我注意到在脱欧这段时间,不管是中国对英国的投资还是英国当地的投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持续增加。”

      他说:“英国虽然脱欧了,但这并不完全是个坏事。从英国的历史来看,作为老牌的经济帝国,它在各方面都有相对完善的制度,面对各种变化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不会轻易被“脱欧”这一个决定打败,更不会就衰败萧条下去。而在重大变动的时候,是进入这个国家的市场的最好时机,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入英国的原因。而且不仅我来了,一大批中国企业家都来了。”

      记者问:“是受到他们的启发吗?”

      刘萌说,不能说是启发,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但作为商会的我们是“志同道不同”。

      “我们在看到机会的同时,不做投机的事情。因为商会作为一个非盈利社团组织,来这里并不是做短期行为的,投资这里的同时更希望成为这里的建设者和融合者,抓机会而不投机,搭平台而不落井下石,相信英国,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在英国本土设立这样一个商会,可以说我们的未来是和英国人民绑定在一起的,希望能够为英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一份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挥作用。这也是创始名誉会长李嘉诚先生和格林伯格先生作出的对这个世界的承诺和责任。”



图说: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会见长江国际商会全球执行会长刘萌(左)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共赢”,刘萌说。

      他告诉记者,最近正在写一本书,叫《共赢主义宣言》,“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是中国,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如果想发展,绝不是靠损人利己,靠单纯的自我奋斗成长起来的,一定是建立在善于合作与共赢的基础上的。这种共赢不光是你我之间的共赢,还有和社会、政府与其它国家的企业家的协作共赢。这是一种生态系统,也是这个时代和这个世界进步的推动力量。”